10 月 17 日上午09:30,河南艺术职业学院600 人报告厅座无虚席,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在此拉开帷幕。活动伊始,校党委副书记葛向阳发表开幕词,为本次活动拉开序幕。中国网络视听协会秘书长助理余力老师登台开讲,围绕《新视界・新职业》主题带来深度分享;最后,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晶上台致谢并作总结发言,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。传媒学院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共同到场,沉浸式聆听此次讲座。

PART.01
讲座核心内容提炼
讲座中,余力老师以“大视听/陪跑/牛马”这一巧妙自喻开场,迅速点燃学生兴趣。她系统梳理了网络视听行业自2005年以来的发展轨迹,指出其历经两次爆发式增长与多轮市场洗牌,已从单一的视频分享平台,演变为一个覆盖内容、渠道、设备与服务的完整生态,如同无处不在的“数字空气”,深度渗透大众生活。其中,余力老师对微短剧发展脉络与现状的深度剖析,更为学生们揭示了一片广阔的“职业蓝海”。整场讲座不仅带领师生廓清了行业格局,也引领在场学生们洞见了一片未来职业蓝海,更是指引学生洞见了一片充满机遇的未来职业蓝海。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产业全局的认知,也为学生的学业与职业规划锚定了清晰方向。

余力老师作分享

党总支副书记李晶作总结发言

师生代表认真聆听
PART.02
讲座带来的专业启发与深度思考
余力老师的话让同学们受益匪浅,同学们也积极发表自己见解与感言。

24网络新闻与传播 曹倩
"在听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余力老师的大讲堂中,我了解到了近二十几年的互联网视听软件的更迭情况,让我对当代试听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新的认知。网络视听行业充满活力,微短剧的发展潜力巨大,不限专业年级的就业机会非常具有吸引力,这场讲座也帮我明晰了职业方向,对行业未来充满期待。"

24播音与主持专业 钱凯璇
"听了这场讲座,我对传媒专业的认知从课本延伸到了行业实景。以前觉得写稿、剪辑只是课堂任务,如今明白这些正是新媒体编辑、视频策划等岗位的核心能力。老师分析的短视频、直播等行业热点,让我看清专业知识与岗位需求的紧密关联——不仅要夯实基础,更要紧跟行业动态。这也让我明确了课后需多参与实践、积累案例的方向。"

24新闻采编与制作 孔祥林
"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,今日有幸参与网络视听大讲堂,收获远超预期。讲师梳理的行业发展脉络,让我清晰看到网络视听从萌芽到繁荣的历程,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。越来越多新型行业异军突起。尤其了解短剧的形成逻辑与新媒体发展的紧密关联后,更意识到自身专业技能需贴合行业趋势。未来我会把新闻采编的扎实功底融入网络视听创作,紧跟行业前景布局,努力成长为适配行业需求的传媒从业者。"

25网络新闻与传播 葛译聪
"有幸聆听中国网络视听协办会专家的讲座,我收获远超预期。专家没有空谈理论,而是结合行业最新案例,拆解网络视听的发展趋势,从内容创养作到就业方向都给出了具体解读。这不仅帮我跳出课堂局限,拓宽了专业视野,更让我清晰看到自身能力与行业需求的差距。今后我会对照专家建议短板,以更精准的目标备战未来,也格外感谢学院搭建这样连接校园与行业的优质平台。"

25网络新闻与传播视听 董蕙萱
"参加网络视听协会活动,深切感受到行业对内容质量的坚守。从合规案例分享到创新创作研讨,既明确了“内容为王”的底线,也看到技术赋能视听的无限可能。未来创作,当以责任为基,用优质作品传递正向价值让我获益匪浅。专家对短视频、网剧的规范解读,打破了“流量至上”的误区。原来好内容既要有趣味性,更要守得住文化根脉。这为我今后的创作指明了清晰方向。"

25传播与策划 王锦华
"听完传媒学院的网络视听讲座,我对网络视听软件的发展脉络有了清晰认知。这场技术与需求共舞的演进史,让我真切感受到行业的生命力。网络视听软件的发展史是技术驱动的进化史。从早期门户网站的文字主导,到千千静听引领的音频时代,再到ADSL普及后暴风影音、土豆网等视频软件的涌现,最终形成长视频“三足鼎立”与短视频爆发的格局。如今 AI技术更重塑行业,让内容创作与传播效率倍增。抖音、快手成了日常,刷几秒就有新内容,还 能点赞评论,算法会推自己喜欢的东西。时代的发展让传播形式也更佳新颖大众关注点也随之迭代。初期用户只求“能看能听”,随后陷入对版权内容的争夺热潮。当下,10.4亿短视频用户既追求碎片化娱乐,也渴望《家里家外》这样有情感温度的内容;长视频用户则更青睐《漫长的季节》等精品力作。这场讲座让我明白,网络视听始终在技术选代与大众需求中前行,向上向善的精品化是其不变的方向。"
聆听余力老师的讲座,给学院师生带来深刻体悟:网络视听早已超越 “指尖消遣” 的定义,它是驱动创新的引擎、链接产业的纽带,更是托举无数人梦想的 “时代基建”。学院后续将持续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,通过校企多种形式深度融合,推动前沿洞察与行业实践的交融,助力学子洞见趋势,赢得未来。